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
工作室
当前位置: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> 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>专题列表 > 工作室 > 学科工作室 > 朱燕芬工作室 > 研修在线

听《牛奶》有感

来源:原创  发布人:朱燕芬  发布时间:2014-05-23  浏览次数:
 

听《牛奶》有感

  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  曹仁花

《牛奶》这节课是语文综合识字课,总结起来就是四个环节:一、破题引入新课;二、初读全文,整体感知;三、合作展示,学习生字;四、当堂练习,及时反馈。而其中最关键的第三环节识字部分又分了六步骤:一、拼读认字;二、去音认字;三、认字结构;四、生字组词;五、运用造句;六、写法指导。在这节课中,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全情参与,知道如何参与,看来老师们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训练的,学生学得扎实,学得有效,正是语文教学看重的自学自悟,学以致用。可以说,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模式,是比较成熟的,而且能坚持这样做,学生的基础知识一定会更加牢固的。

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老师深入挖掘生活中直观形象的因素,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,借助形象化,趣味化的教学手段,调动学生在观察、联想、比较、思考、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,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,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,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,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。 

识记有一些字,老师调动了孩子的观察、分析、想象等各种能力,抓住字形特点,编成小故事,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、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。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,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,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,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。 

  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。所以,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,利于学生识记。如用手遮目“看”,竹毛制成“笔”。通过这样的描述,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,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。

从课本、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,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,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,真正体现了“要使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”。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,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