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
工作室
当前位置: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> 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>专题列表 > 工作室 > 学科工作室 > 朱燕芬工作室 > 研修在线

听《诺贝尔》有感

来源:原创  发布人:朱燕芬  发布时间:2014-05-23  浏览次数:
 

听《诺贝尔》有感

  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  曹仁花

《诺贝尔》这篇文章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,语言朴素而感人。教学时,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,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,老师在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想一想:本文写了诺贝尔的几件事?通过启发,学生了解到文章写了诺贝尔“发明炸药”和“设立诺贝尔奖”的事情,一详一略,相得益彰。

新《课标》中指出:“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,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的思考,享受审美乐趣。”教学中,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自育自学,让学生的自感自悟,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,希望学生能自己感悟到诺贝尔的成就以及他伟大的品格,并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到阅读的方法。

文章从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和地点说起,娓娓道来,使人们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。接着,文章以“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,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”一句统领全文,分别从 “发明液体炸药”、“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”、“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”几方面进行叙述。

文章之所以在“发明炸药”上不惜笔墨,是因为诺贝尔为此投入的精力最多,遭受的危险最大,对人类的贡献也最为丰厚。“发明炸药”代表了诺贝尔最伟大的成就。

诺贝尔,以渊博的知识让后世叹服,以毕生的不懈努力让后世敬仰,以勇敢的探索让后世折服,更以高尚的人格让后世缅怀。学习诺贝尔,尤其要学习他高尚的人格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,真切感受诺贝尔的感人事迹;通过课后作业第三题的训练,引导学生畅谈收获,学生们说,只要心中有理想,然后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,就能有所成就。